在“涇源黃牛”馳名區內外時,涇源縣大灣鄉另辟蹊徑,將肉羊養殖打造成了特色產業。4月18日,固原市涇源縣大灣鄉尚坪村的養殖大棚內,村民蘇沛榮正忙著給2000多只羊投喂飼料。“以前自家只養30多頭羊,現在在村集體羊場工作,每月能掙4000元。”蘇沛榮笑著說。
尚坪村村民蘇沛榮正在檢查羊的健康情況。
2023年,尚坪村通過申請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155萬元,整合村集體盈利和村民入股資金,建起標準化養殖場,肉羊存欄量從700多只增至3284只,2024年銷售收入突破30萬元。“我們的羊選用本地品種,適應性強、成活率高,3個月就能出欄,銷路根本不愁。”蘇沛榮說。據介紹,“涇源大灣羊”品種以雜交小尾寒羊為主。雜交小尾寒羊肉質細嫩,無膻腥味,與羊肉風味有關的雌黃嘌呤等含量與其他羊肉相比最高;膽固醇的含量與其他羊肉相比最低。目前,尚坪村采取“黨支部+村集體+農戶”模式,帶動68戶村民入股。該村還將投運一家動物防疫公司,同時推廣“庭院養殖”模式,進一步降低農戶參與門檻。
養殖規模上去了,產業鏈也在不斷延伸。在涇源縣蕭關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加工車間里,工人們正將屠宰后的肉羊分割包裝,制成精品禮盒。“每天加工50多只羊,產品全程可溯源,通過冷鏈直供客戶。”企業負責人許艷介紹。隨著今年涇源縣新建屠宰生產線投用,每萬只羊可節省運費20余萬元,產業鏈效益愈發凸顯。
羊肉加工。
自20世紀90年代將草畜產業確立為主導產業以來,該縣肉羊養殖產業實現快速發展。特別是2023年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后,肉羊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。據了解,涇源縣依托“八個萬級”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規劃,重點打造大灣鄉肉羊養殖示范基地。在政策、資金、項目的多重支持下,大灣鄉養殖規模快速擴張,產業鏈持續延伸,“大灣羊”區域品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。
目前,涇源縣大灣鄉肉羊產業已形成規模化、組織化的發展態勢。通過成立鄉級肉羊養殖協會和村級專業合作社,創新推出“集中養殖+分戶飼養”和“統一管理+分戶核算”的發展模式,成功突破了過去分散養殖的局限。由政府協調、企業帶動,重點打造344國道沿線“大灣羊”品牌特色餐飲帶,培育扶持本土龍頭餐飲企業。在品牌效應帶動下,餐飲企業和零售店已累計代銷本地肉羊1.8萬只,惠及460余戶養殖戶,實現戶均增收2萬余元。
涇源縣相關負責人表示,“通過搭建‘政府+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’的發展平臺,把分散的小農戶有效組織起來,進一步延伸肉羊養殖產業鏈條,讓更多群眾分享產業發展紅利。”(寧夏日報記者 師越 文/圖)